“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光荣责任,也是提升我们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书记黄晓玫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由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具体实施,在江西赣州、海南琼中、黑龙江海伦、云南施甸等地区举办31期、3532人次的各种专题扶贫培训,为脱贫攻坚插上教育的翅膀。
切中痛点,扶贫才能精准
“课程的设置跟我们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得很紧,对提升基层干部的应急管理能力大有帮助。”近日,很多学员在参加完施甸县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培训后说。
施甸县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每到夏季各类地质灾害易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是施甸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挥办学优势,结合施甸实际,采用面授+线上直播的方式,组织开展了系列扶贫培训活动。
施甸县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培训现场教学。叶洪波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亮清教授通过互动提问和沟通探讨方式,生动细致讲解了应急处理前期预警、应急响应、处置实例等内容,还带领学员们前往甸阳镇现场考察地质灾害点,查看路面裂缝、挡土墙变形、房屋墙体开裂等现象,帮助学员们更好把握实操细节。
“只有切中产生贫困的痛点,扶贫才能精准,才能发挥效果,扶贫培训更是如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隋明成表示,两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认真调研各地资源和产业条件、贫困人口培训需求,完成了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国土空间规划、旅游发展规划、户外产业规划、村庄规划、乡村旅游、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等多期培训,助力当地精准脱贫。
“通过培训,当地基层干部的科学防灾减灾意识、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驻云南施甸扶贫工作队队长、施甸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向敬伟说。
教育扶贫,要抓住“牛鼻子”
“回望我自己的教学趋于传统、缺乏创新,今后要多方位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施甸二中马立菲参加师资培训后在“学后日记”中写道。
施甸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初中历史培训现场。朱峰摄
施甸二中距离施甸县城有20公里,老师们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参加培训学习,课堂上还延续着“一支笔、一本书、一张嘴巴讲半天”的陈旧教学方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师资选聘、教学管理、训后回访指导等方面定制培训方案,邀请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孔峰、童绥宝、梅晴等教学名师,面向施甸县高三年级、初中九年级的260余名教师,开展备考阶段授课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培训。
“抓好师资培训,就是抓住了教育扶贫‘牛鼻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驻施甸二中副校长朱峰介绍,2020年施甸二中的中高考质量稳中有升,各项指标均超过往年。
“培训不仅让参与的教师得到了能力提升,更能发挥他们的带动引领作用,通过同课异构、示范课、公开课、交流研讨等形式,促进当地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时任施甸县教育体育局局长李艳菲表示。
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专家教授送教下乡,让我更深刻认识到养鱼不但要靠技术和经验,而且要有环保意识。”罗非鱼养殖技术培训班课程结束后,海南琼中营根镇的贫困户王光峰记满了笔记。
琼中县地处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适合发展渔产,罗非鱼就是近年来从非洲引进的新品种,备受市场青睐。然而,罗非鱼对于生存条件要求极高,只适合生存在水温中低、水源干净、无污染的水域。很多养殖户因缺乏先进的养殖技术,致使养殖成本过高。
“精准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关键起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刘雪梅介绍,学校专门成立项目组,邀请来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采取“室内学习+现场指导”等多种教学方式,对农户生产和种植养殖中的技术问题进行全程“把脉问诊”。
培训结束后,项目组还安排教师结对帮扶,通过现场指导、在线培训平台、电话网络回访等,指导学员开展创业生产,解决农民培训后缺乏后续服务的问题。
琼中县实用技术人才槟榔种植技术培训现场教学叶洪波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19年以来面向各地种养殖户,举办了富硒农业技术、黑土地保护与秸秆还田技术、大棚菜种植技术、番鸭养殖、肉鸡养殖、大豆种植等等一系列实用性强、接地气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近2000人,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抱团发展,自然资源部专程致信对学校扶贫培训工作表示感谢。
“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的有力举措。”宁都县自然资源局黄小春主任介绍。
“教育扶贫的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做出更大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跨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华表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张锐通讯员魏海勇、刘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