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战略部署,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新时代普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深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继普融通、继职融通、继培融通、继社融通”人才培养体系,面向行业产业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着力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具有较高能力和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现启动2025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
本次立项聚焦测绘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能力-知识图谱建设和课程与教材建设。请相关单位紧扣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结合学科特色积极组织申报,共同推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立项范围
(一)能力-知识图谱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遵循教育部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的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建设根据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人才培养定位,从学科要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三个维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立三级能力系,分析达成能力系对应的知识点、知识单元及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构建出专业能力-知识图谱。图谱具备“导教”“导学”功能,可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提供学习路径与资源推荐,服务个性化学习,优化教学过程,助力工程型人才培养。
项目周期:1~2年。
立项数量:2个。
资助金额:5万元/个。
(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遵循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原则及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价值导向,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及课程的能力-知识图谱规划教材,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侧重工程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教材需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岗位新要求,融入课程思政与劳动教育,支持“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此外,教材需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需求,助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机融合知识、能力与正确价值观培养,适应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需求,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多样化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潜能。
项目周期:1~2年。
立项数量:1个,数学类。
资助金额:8万元/个。
(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
建设目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需契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依据课程能力-知识图谱,紧密结合教材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应适应产业需求,落实国家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聚焦学生学习成效和真实职业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训实习课内容各有侧重并融入课程思政;专业课程遵循 “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 原则,课程体系坚持项目式一体化设计,促进课程交叉支撑与学生能力融合。课程应颗粒化组织内容,短视频模块内嵌讲义,配备多样化素材、课程大纲、题库;需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助力知识传播共享、全民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可采用多样模式使用在线课程开展教学,实现优质课程共享与高效育人。
项目周期:1~2年。
立项数量:3门,适用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资助金额:依据课程学时数计算,具体计算办法另行通知。
二、项目管理
(一)立项经费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供经费资助。
(二)申报要求
1.项目负责人一般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确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可放宽至中级职称。
2.项目负责人限1人,项目成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含负责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以上项目。
3.尚未结题的各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含所有类型)的负责人在项目结题之前不得再次申报新项目。
(三)管理要求
通知下发后,各单位开展项目申报筹备并组织教师填写申报书一式一份(详见附件),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组织立项评审,评选完成后将项目申报材料报本科生院一并发文,作为学校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依据。依据远继教〔2021〕26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文件要求落实项目管理相关要求。
三、时间安排
1.各单位于7月20日前将立项申报书交远程与继续教育教学研究与资源管理部。
2.项目评审通过后,项目负责人同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签署项目建设任务书。
3.申报咨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教学资源部:宋慧玲、张沛,电话:67886261。
特此通知。
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25年7月9日
附件
1.能力-知识图谱建设立项申报书。
2.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材建设项目立项申报书。
4.项目建设任务书。